2025年,世界迎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。
当人们回望那段血色岁月时,太平洋上却漂荡着一缕新的阴影——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已持续近两年,源源不断地注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,与历史深处军国主义无视邻国安危的魅影悄然重叠。
一纸命令,两个时代的“执念”
2023年8月24日,当日本政府不顾国内外汹涌的反对声浪,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时,福岛渔民佐藤一郎瘫坐在码头,喃喃道:“全都是骗人的,说好了没有得到渔民同意不会排海...给出的承诺全都是骗人的。”
这一幕与80年前的历史何其相似——1940年代,日本军国政府同样无视民意,将整个国家拖入战争深渊。
如今,面对约132万吨核污染水,日本再次选择了一条损害全球生态安全的道路。
日本政府宣称核污染水经ALPS技术处理后“安全无害”,但当斐济代总理卡米卡米加反问:“如果如此安全,为何不用于本国制造业或农业?”时,日方哑然。
历史轮回般,韩国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更一针见血指出:“若真能饮用,就别排海,直接喝吧!”
历史伤痕下的集体失忆
东京电力公司总部前,71岁的抗议者举着标语的手在颤抖:“核污水排海会影响子孙后代...会破坏地球环境。”
这种对后代的责任感,却未能在日本决策层中唤醒。东电的“黑历史”早已堆积如山:
2011年核事故后,隐瞒“堆芯熔毁”真相,以“堆芯损伤”搪塞2013年,承认高浓度核污染水泄漏入海2021年,被曝隐瞒ALPS滤网破损
更讽刺的是,日本政府竟将放射性氚元素拟化成可爱的漫画形象,试图“洗白”核污染水。
这种美化危险的行为,与战时军国主义美化侵略的宣传手法如出一辙。
无形辐射与有形枪炮的平行危害
德国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的研究令人窒息:
57天内,放射性物质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,美国和加拿大海域遭污染10年后,全球海域无一幸免
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毛亮警告:“氚水被藻类合成蛋白有机物,经鱼虾进入人体,成为身体一部分,发生长期内暴露。”
而碳-14和碘-129的危害更甚——半衰期超过5000年,在鱼类体内浓度可达氚的50倍。
这种跨时空的污染轨迹,恰似80年前日本侵略造成的持久创伤。日本工程技术专家后藤政志直言:“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,锶会侵入骨骼...发生局部癌变的风险增大。”
海流如史流:全球共担的苦果
当日本政府声称排海是“最实际的做法”时,其经济账本暴露了真相:
选择最低成本方案,却让全人类承担最高风险。
而更深的算计在于能源战略——若采用科学环保的高标准处理核污染水,将“阻遏未来对核电的投资”。
这种利己主义的逻辑链条,与80年前为掠夺资源发动侵略的思维同源。
今天,当韩国集结350艘渔船抗议,太平洋岛国怒斥“自私行为应受全人类谴责”时,历史教训已被抛诸脑后。
重蹈覆辙的文明困境
今年2月,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九届亚冬会喊出“冰雪同梦,亚洲同心”的口号。
当日本核污染水随洋流悄然逼近各国海岸线时,“同心”的呼唤显得尤为迫切。联合国人权专员警告:“人类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,无法再承受这样的额外污染。”
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会押韵。
80年前,枪炮的轰鸣在东京湾密苏里号甲板上沉寂;
80年后,放射性核素在太平洋暗涌的洋流中低语——无视人类共同生存权的行为,无论披着军装还是西装,终将被钉在文明的耻辱柱上。
面对持续30年的排海计划,国际社会唯有以抗战先烈般的坚韧意志,构筑科学监督与法律追责的防线,才能守护我们共同的蓝色星球。
#日本排放福岛核污染水#